TAG Heuer Connected Calibre E5,能否完成从“电子产品”到“制表作品”的范式转移?
- Sally Lau

- Oct 8
- 3 min read

自2015年泰格豪雅(TAG Heuer)推出首款Connected奢华智能腕表, Connected系列就如同高级制表界中的一柄“双刃剑”。它一方面打破了传统制表业对数字化的保守,另一方面,也承载了业界对“智能表是否能称为高级制表”这一核心问题的争议。
如今,随着Connected Calibre E5的迭代问世,特别是其与Calibre E4仅间隔一年的快速更新,TAG Heuer似乎通过自研系统(TAG Heuer OS)、设计语言的收敛以及专业运动生态的深化,将这款产品从纯粹的“技术载体”推向更具“制表品格”的领域。
这款智能腕表有哪些看点?
双尺寸与蓝宝石:首次引入的 40 毫米表壳,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市场对“可佩戴性”需求的响应。更重要的是,40 毫米版本采用了圆拱形蓝宝石水晶表镜。圆拱形设计不仅提升了视觉质感,更是对传统表镜设计的致敬,有效地模糊了 Connected 系列与品牌经典系列(如Carrera)的界限。

无缝表带系统:新设计的表带快速替换系统,消除了表耳与表带之间的视觉断裂,实现了更平滑的过渡。这解决了前几代产品中表带连接处略显工具化的问题,使整体外观更接近于一体成型的机械腕表,增强了“高级感”。
DLC 钛金属的应用:在 45 毫米型号中,黑色 DLC 涂层钛金属的使用,是运动奢华腕表材质进化的体现。钛金属的轻量化特性结合 DLC 涂层的高硬度与耐磨性,提供了极佳的佩戴舒适度与耐用性,是针对目标受众——高强度运动精英——的专业材质选择。
自研OS支撑:Connected 系列的价值核心在于其数字引擎。E5 代的发布,标志着TAG Heuer对用户体验和自研能力的进一步投入。
TAG Heuer OS 的角色:尽管基于 Wear OS 平台,但品牌强调的 TAG Heuer OS 意味着品牌正在构建一个定制化的、深度优化的用户界面。官方声称新系统将配对时间缩短了五分之四,这表明在底层连接性和软件效率上进行了重大优化,直接改善了用户对智能腕表最核心的痛点——响应速度与稳定性。

双频 GNSS 的精度升级:对于一款价格不菲的运动智能表,追踪精度是其专业性的试金石。E5 引入的双频全球导航卫星系统(Dual-Frequency GNSS, L1+L5)是关键的技术升级。L5 信号能够穿透障碍物(如城市峡谷、密林),显著减少多径误差,确保在复杂的户外环境中提供厘米级的高精度定位。这使得 E5 在跑步和高尔夫等场景中的数据可靠性,足以与顶级的专业运动设备抗衡。
MFi 认证与跨平台策略:取得 MFi(Made for iPhone)认证,证明TAG Heuer致力于消除智能腕表在 iOS 生态中的兼容性障碍。对于同时使用 iPhone 和 Android 手机的高端用户,这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展现了其作为“奢华通用配件”的定位。
跨界:New Balance 联名版的专业精神
Connected Calibre E5 40MM x New Balance Edition的出现,并非一次简单的标志互换,而是对“高性能”理念的深度融合。

专业跑者核心诉求:此次联名明确面向“Train with intent and purpose”的精英跑者。腕表设计上的 0 到 100 刻度,能够与跑步应用的“Effort Level”指标同步,这是一种极具针对性的信息可视化手段,将运动数据直接映射到传统的表圈刻度上,实现了数字信息与制表硬件的有机结合。
缓冲舒适系统:联名款首次引入的专利 Cushion Comfort System 表带,将高科技纺织物(类似跑鞋鞋垫材料)与橡胶结合,解决了运动中智能表因出汗或剧烈晃动带来的佩戴不适和心率监测误差问题。

赛日生态构建:与 New Balance FuelCell SuperComp Elite v5 竞速跑鞋同步发布,打造了一个“比赛日”(Race Day)“生态。这款跑鞋配备了碳纤维板和PEBA中底,是专业马拉松跑鞋的技术顶端。腕表与跑鞋在配色(深紫罗兰色)和理念上的统一,暗示了E5在高性能运动装备矩阵中的核心地位。
Connected Calibre E5 的战略意图是清晰的,即是通过在设计上模仿传统制表、在技术上追求专业精度,并利用深度联名,TAG Heuer正试图回答“奢华智能表”的价值命题。
对于追求技术前沿、同时看重品牌与设计格调的腕表玩家而言,Connected Calibre E5正在成为一个严肃的、可纳入收藏考量的数字制表作品。














Comments